天然氣作為清潔高效能源已在世界能源結構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隨著世界油氣資源的不斷開發,淺層易開發純凈度高的油氣越來越少,高含硫、氯離子和CO2等的高腐蝕環境深層油氣田越來越多,開發難度也越來越大。
一、不銹鋼管適用于特殊燃油品和特殊地質環境
隨著油氣井開采環境趨于惡化,深井、高腐蝕油氣田日益增多,含H2S或CO2的油氣儲運量不斷加大,采用普通鋼鐵材料顯然難以滿足其對腐蝕性能的要求,這使得油氣輸送中采用不銹鋼等耐蝕合金比例日益提升。此外,因油氣管道架設的區域環境的惡劣(比如地質條件惡劣、常年冰凍或高溫等地段),在管網的某些區段也必須使用不銹鋼管材,這使得油氣管網中使用不銹鋼材料占有率不斷提升。
二、石油平臺裝置用不銹鋼管空間較大
我國未來油氣開發重點區域在海洋,深水油氣資源開發正成為世界石油工業的主要增長點。截至2015年底,全球已建成380座深水浮式平臺、8020 多套水下井口裝置。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0%,日益凸顯的石油供需矛盾以及由此引發的能源安全問題越發突出,而未來我國油氣產量中的增量將主要來自海洋。據了解,我國南海具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石油地質儲量約230億-300億噸,占我國油氣總資源量的1/3,其中70%蘊藏于153.7萬平方公里的深水區,將成為中國油氣的重要接替領域。為此,要解決我國能源需求和安全問題,迫切需要加強海上油氣田的開發。而且,從當前政治環境來看,開發南海油氣資源也是我國主權實現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
海洋石油平臺是把從海底抽上來的油氣通過導管架外設置的管道輸送到工作平臺,然后進行油、氣分離,去除雜質、水分,最后將產出的油氣供應市場。該平臺所使用的輸送管道,由于含有海水、CO2、H2S、O2、泥沙等雜質,容易造成無硫(CO2)腐蝕、酸(H2S)腐蝕及沖蝕等,一旦產生腐蝕穿孔類缺陷,就會造成災難性后果,因此必須大量配備高質量不銹鋼管。按照一個深水石油平臺5000噸計算,則3年需求2.5 萬噸,年需求量達到8300 噸。
三、海底油氣管線建設拉開不銹管需求序幕
1、海洋石油開發推動海底管線建設
隨著海上油氣開采量的提升,未來新增油氣量更多來自于海洋,從而催生海底油氣管道的建設。目前,全球海底油氣管道總量已超10 萬公里,而我國尚不足4000 公里,未來迫切需要加速建設與海洋油氣生產配套的集輸管線。
2、中海油海底管線里程最長,十二五有望新增1.2 萬公里
作為我國海洋油氣勘探開發的主力軍,中海油在海洋管道建設領域也走在最前面,目前在渤海海域海底管線累計超過200 公里,南海海域約2000 公里;中石化海洋管道建設的步伐也不斷加快,先后建成了170 條總計超過360 公里的海底油氣管線和注水管線;中石油近則因忙于陸上管道布局,海洋管道建設累計不足100 公里。據了解,三大石油公司都在加緊海底管道建設,其中海油規劃“十二五”期間為其海上石油平臺配套建設的海底輸送管道擴大至15000 公里。中石油也將在“十二五”期間將在遼河油田、大港油田等區塊建設大量海洋管道,我們預計未來5 年我國海底石油管線新增里程至少達12000 公里。
3、估算海底管線需要大口徑油氣輸送不銹鋼管每年1.14萬噸
按照經驗,不銹管在整個海底油氣管線中用量約占10%,也即未來三年將有1200公里不銹鋼管,合計需3.42 萬噸,每年耗用平均約為1.14 萬噸。